返回

侯沧海商路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三章 隧道

“那我先回去,想一想房产销售公司要怎么搞?这对我是一个新课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杨兵喜欢以前健谈、阳光的侯沧海,对于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侯沧海一直不能适应,谈完正事就想要离开,可是将侯沧海扔在此,又有点不仗义。

正在犹豫之时,侯沧海抬头看了杨兵一眼,道:“别急嘛,正事没有谈完。锁厂在南城,这是高州最不好的地段,想要把商品房卖出去很难,搞不好就要砸在我们手里。就算鸿宾医院过来开了分院,有了小学院,还是改变地段不好这个事实。”

杨兵道:“这事好办,我们比新区房价低一点就行了。

“那就意味利润减少。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你帮我参考。”

侯沧海找出以前从陈文军那里得到的城区规划图,道:“以前我和张小兰想要在新区建楼盘,对高州城区地形进行过反复研究,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新区和南城区隔得很远,可是从地图来看,两者直线距离并不远。准确来说,新区和南城区分别位于这座望城岭的两端。打穿望城岭也就只有二三公里,现在的技术能轻松修通这样一条隧道。”

杨兵用手指在规划图上比划了一下,道:“理论上这样。但是这个工程不是地产公司能操作的,隧道就是一个空中楼阁,对锁厂商品房没有用处,可望而不可及。”

侯沧海道:“我以前和陈文军闲谈,他说高州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修一条城市环线,将望城岭两端打通,就如时空折叠一样,两个城区的距离立刻就由以前开车近半小时缩短到五分钟。如果能成功,锁厂的商品房就值钱了,你们销售公司根本不用着急,轻松数钱。”

“这倒是说得通,具体如何操作?”由于有二七公司不管部的成功案例,杨兵对于侯沧海脑袋里出现的大胆主意不敢轻易否定,不敢轻易说异想天开。他对于“轻松数钱”四个字很有感慨,以侯沧海现在的心境能说出这种幽默的话,真是难得。

“先别谈操作,我们到望城岭去实地看一看,光看图纸,有时会产生严重误导。”

侯沧海站起来,顺手将拐杖拎在手里。经历过生死考验,他如今出行时是全幅武装,手里有拐杖,腰里有特制皮带,车上备有大号扳手。有了这些装备,只要对方不使用热武器,就算骤然遇袭,也不至于明显吃亏。手里那根拐杖原本是甩棍,甩棍威力稍小,而且不方便随时携带。这棍拐杖也是出自于世安厂车间,拐杖尖有暗藏刀刃,真遇到险情,这根拐杖就是杀敌之利器。

杨兵对侯沧海总是拎着拐杖也很不习惯。但是,他想起侯沧海曾经受到伤害,也就释然。

两人乘车来到望城岭山脚,沿着隐沉于草丛中的羊肠小道上山。望城岭也就三百多米的相对海拔,但是小道损毁严重,又弯弯曲曲,爬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山话之时,他露出一口白牙。

等了二十分钟,张跃武换了干净t恤衫出现在客厅。

侯沧海开门见山谈起了想将锁厂商品房销售外包的设想。

此事对于张跃武来说根本不是事情,“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管不了这么细。你觉得销售要出现困难的看法是对的,得提前想办法。有几个关系户,我准备把锁厂商品房打五折,他们都不想要。说是到南城区买房子,是疯了。”

侯沧海取出规划图,道:“我有一个想法,若是能操作成功,锁厂商品房的价值将大大提升,那时将不愁卖。”

两人的头凑在一起,仔细研究规划图。

“难啊,这个工程是大工程,黄市长也定不下来。”张跃武承认侯沧海的想法是极佳的奇思妙想,但是难度太大。

侯沧海在山上查看地形时,脑子里想起以前在镇里的事情:当时杨定和书记想要修黑河菜市场,又担心班子其他同志有意见,便让镇人大代表写建议、批评和意见,让区政协委员给区政协写提案,有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问题,他随势在班子会上大张旗鼓地提出修菜市场。由于事出有因,班子成员没有人反对。

他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望着张跃武的脸,便用手指了指对方还有些煤灰鼻孔。

张跃武拿了张餐巾纸,擦了擦鼻孔,白色餐巾纸便有了些黑色。

“我只是下井走了一圈,就弄成这个样子。真正在井上操作的矿工,除了鼻子和眼睛,其他地方都是黑的。以前条件更差,很多作业面都只有一米多高,得爬着进去,爬着作业。我接手这个煤矿花了血本,现在条件比起以前好了多少部。”说到这里,他突然转了话题,道:“你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修隧道,肯定有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