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尚文哦了一声答应道,他从來沒有想过这样的问題,每天吃两顿饭已经是很好的了,而有的人才吃一顿饭,因为沒有过多的粮食,所以,人们根本就吃不起饭,或者说,根本就无力消耗这么多的粮食,
“那么,现在韩国人也吃两顿饭吗,”尚文这个时候问道,
“恩,根据我得到的情况,韩国地区,大部分已经吃的是三顿饭了,但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地方,他们依然吃的是两顿饭,不过,饭菜的质量要比之前好多了,”韩淑这个时候说道,
“恩,”尚文点点头,其实,韩淑说的情况基本属实,但是一些情况也沒有完全反映出來,韩国在新郑地区,或者是新郑附近建立的城市效应区域内,人们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一天三顿饭的标准,但是在韩国的偏远地区,这样的标准就会迅速的降低,
在山区,有的人家一天只有一顿饭,因为他们沒有任何的经济來源,这里指的是他们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报酬,同时他们也缺乏足够的粮食产量來维持他们的生存,因为是山区的情况,所以他们的土地极为的贫瘠,所以他们的土地就不会有太多的粮食产出,这也导致这些山区沒有经济來源也无稳定,足够的粮食消耗,最终导致他们的只能达到一天一顿饭的标准,而韩淑显然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
“那么你们的粮食产量如何,”尚文这个时候问道,
“这个,”韩淑有些犹豫,
“我想,应该比以前的情况好多了吧,”尚文这个时候问道,
“难道,”尚文看着韩淑的表情问道,
“实际上,”韩淑说道,
“情况比你想想的有些糟糕,”韩淑这个时候看着尚文说道,
“糟糕,”尚文不解的看着对方,
“韩国的粮食产量,还不如之前,韩国改革之前的粮食产量水平,”韩淑很坦白的说道,
“什么,”尚文惊讶的叫道,他简直难以相信,韩国的情况,竟然会到达这样一种地步,他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情况的确是这样,”韩淑确定的说道,而尚文难以相信,
韩国也仿效秦国的土地改革方法,他们把贵族手中的土地迅速的兼并起來,让大量的自由农以市场的价格卖出自己手中的土地,然后逼迫这些农民进入城市,成为雇佣者,而土地的集中起來,就可以让那些旧有的贵族变成全新的农场主,同时一部分富裕的自由农或者是商人成为农场主,这样一來,就完成了土地的集中兼并,让土地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加,而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來,进入城市,他们成为廉价劳动力的主要來源,这些人也成为工人,他们有了稳定的劳动收入,也成为城市当中的一员,
虽然表面看起來,韩国完成了改革最重要的土地一环,但,恰恰是这重要的一环成为致命的一击,这样直接导致韩国的粮食产量不能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秦国,秦国最早在商鞅变法的使用就已经把土地分割成了一小块的土地给了农民,而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耕作的积极性迅速的增加,这也是秦国的粮食产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除了交付国家一部分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自己的,而且多劳多得,于是人人拼命种地,于是秦国的国力迅速的上升,那个时期,农业就是主要的产业,
而尚文的改革是针对这种政策的弊端制定的,这种弊端主要出现在,分割成一小块土地的农民,无法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而农民本身不是一个集体,他们能够抵御这样的自然灾害很小,也很微弱,而且,产量也极为的有限,这种产量受限制于农民的规模,以及精力的付出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呈正比的,
实际上,秦国之前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題了,比如,秦国经过连续的消耗之后,就必须停下來进行休整才能让粮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比如秦昭王时期的长平大战,就是消耗了秦国大量的粮食,而秦国在此后,很少主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为什么,就是因为秦国需要重新积累,消耗的速度和增长的速度之间存在一个数量差,这个数量差让秦国无法持续性的发动进攻,
同时,粮食的产量和人口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联系,人口越多,而粮食的产量也需要迅速的提升,但是提升和人口消耗之间又有一个数量关系,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种情况一开始对秦国还不算有多少影响,因为人员多了可以参加战争,但这样的制度却对秦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一直在被这样的问題所困扰,人口,粮食产量,两大压力让很多完成面临难以解决的地步,
但是尚文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題,这个问題就是通过土地改革解决的,实际上,尚文只是把秦国未來可能发生的土地兼并问題提前给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題,实际上是由这个制度问題延伸而來的,
农民拥有小块土地的好处在于调动积极性,而坏处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口,以及更多的土地,这也就不难解释秦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粮食的主产区了,这些原因就是因为,这种制度需要更多的人口和土地,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劣自动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