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5章 这年头的婚礼

六十年代社会进入变革时代后,革命婚礼就明显多起了,最后成为时尚,前后持续了近二十年。

实际上,这个时候正是国内物资供应紧张的时期,政府提倡婚礼简办,于是革命婚礼开始增加。

准备一桌喜糖,招待参加婚礼的宾客。

新人到了以后就是向伟人画像鞠躬,还要唱红色歌曲和背诵主席语录一类的节目。

这时代也不兴结婚送红包啥的,就是送伟人语录或者像章做为新婚礼物。

所以到了八、九十年代,许多家庭清理家里东西,或乔迁新居啥的,往往就会发现家里竟然有几套,十几套主席语录,还有许多不成套的书籍。

除此之外,伟人像章也非常多。

大的和盘中一样大,属于摆件,没法带身上。

小的则和小手指肚般大小,制作非常精致。

许大茂家结亲的是娄家,选择的传统婚礼陈建国也不奇怪。

还有可能许多后世人想不到,这年头其实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古板。

陈建国的哥们儿赵跃民结婚那次,就是土洋结合的婚礼,既有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还有向伟人像鞠躬的仪式。

最后,在陈建国、张国庆等人撺掇下,还让人家两口子热情拥吻,说是要纪念这个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可见,这年头的年轻人其实思想还是挺开放的。

或许,这就是四九城、魔都这些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标志。

当然,这些到了“文革”时期,婚礼的程序就偏偏一律了。

新郎新娘先是共唱《东方红》或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背诵两段主席的“最高指示”,向主席像三鞠躬——先拜伟大领袖,再拜革命群众,最后才是夫妻对拜完成结婚仪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